
两会释放的房地产信号 人大代表和委员这样说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及了10个与房地产相关的问题,具体内容如下:
1、稳定房价。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,因城施策分类指导,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,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。
2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。健全地方税体系,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。
3、放宽落户限制。实施重点城市群规划,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。绝大多数城市放宽落户限制,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。
4、改造棚户区住房。5年来,人民生活持续改善。全国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,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,上亿人喜迁新居。
5、新型城镇化。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,有序推进“城中村”、老旧小区改造,完善配套设施,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。
6、中介服务费。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,不合理的坚决取消,过高的坚决降下来,让企业轻装上阵、聚力发展。
7、宅基地。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,探索宅基地所有权、资格权、使用权分置改革。
8、长效机制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落实地方主体责任,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9、公租房。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,今年开工580万套,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,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,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、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。
10、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,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。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。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,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、澳门互利合作。
人大代表林龙安:强化香港专才融入大湾区发展战略
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龙安表示: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香港新一轮经济的着陆点跟亮点,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他建议强化香港各种专才融入大湾区,比如香港在医疗界、在法律界、在会计界的人才是国际化的,大湾区的门一敞开以后,更多的专才能融入到国家的、内地的发展战略中去。
林龙安从三个层面积极为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提出建议,第一是加强香港社会认识国家宪法,确保“一国两制”行稳致远;第二是让香港专才融入大湾区;第三是加强香港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。
在3月4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小组会上,房地产领域的政协委员也纷纷表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。
政协委员许家印:提案质量要高不要浪费人力
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,提案过多,会增加人力,过多会形式化。他表示提案要发挥提案委员的作用,提案审查和立案率降低到10%、20%,就能起到一些作用。
政协委员宁高宁:最关心国企改革中切口小的问题
中国金茂董事长宁高宁表示,作为国企人员,在国企改革中,大问题都定得差不多了,如国企的定位问题、地位问题、党领导的问题。国企改革中关于切口小的问题,包括企业内部、管理体制、实业发展、创新等问题怎么解决,这是我们最关注的事情。
政协委员傅育宁:民生、经济都很关心
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表示,华润有很多关心的问题,关心民生问题,以及国家经济转型,华润既要跟随国家政策,也会发挥地处一线的优势来更好地建言献策。
政协委员傅李建红:央企要有新作为,做强做大
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表示,在新时代,央企有新的使命,就是在全球竞争中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,既有国际标准又有中国特色。未来,央企要有新作为,做强做大。招商局集团总部在香港,有140年的发展历史,未来要在粤港澳大湾区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发力。40年前,改革开放的发展模式是引进来,4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走出去。将招商前港-中区-后城的模式推广出去。目前这一模式在40个国家设有50多个港口,并将继续推进。
来源:网络。【丽的货架】整理